凯顿阅读>中年逆袭:我的第二战场

42岁的赵卫国盯着工厂大门上的封条,指节捏得发白。三十年的工龄在“产业升级”四个字面前,轻得像张废纸。他曾是车间里最牛的镗工,闭着眼都能摸准0.01毫米的误差,可现在招聘软件上的“智能制造”“算法优化”,比当年最难的图纸还让他头疼。妻子偷偷卖掉了结婚时的金镯子,女儿的考研资料费还揣在他贴肉的口袋里。赵卫国蹲在人才市场的台阶上啃冷馒头,看年轻人们举着光鲜的简历穿梭,突然想起刚进厂那年,他攥着父亲给的扳手说“要当技术大拿”。那时的战场是轰鸣的车间,靠的是手上的老茧和不服输的狠劲,如今的战场藏在APP和直播间里,他连规则都摸不清。他跟着小区保安学刷短视频,把“流量变现”记成“摆摊吆喝”;在物流园扛货时,被二十岁的组长嫌“手脚太慢”;半夜翻出蒙尘的工具箱,对着直播镜头演示镗工手艺,弹幕里突然有人刷“这精度比我们机床还牛”。当无人机公司老板捧着合同找他合作时,赵卫国摩挲着掌心的老茧笑了。原来所谓第二战场,从不是逼着自己学年轻人的花样,而是让那些刻在骨子里的本事,在新时代长出新的锋芒。这场中年男人的冲锋,藏着最朴素的体面,和打不垮的脊梁。-fq
《中年逆袭:我的第二战场》第10章
白雾刚飘到半空就化了。赵卫国摘下被汗水浸透的护目镜,镜片上的水汽里,钛合金工件的轮廓像团模糊的光晕——这是给极地科考站做的低温轴承,要求在零下89c至零上60c的温差里保持零误差,比空间站零件的精度标准还苛刻。“爸,恒温箱准备好了。”小敏推着台银色的箱体过来,轮子碾过铁屑发出细碎的声响,“刚校准到-90c,误差±05c。”赵卫国把加工到一半的轴承芯放进箱体,金属碰撞的脆响里,箱壁瞬间凝起白霜。“让它冻够四小时。”他用棉纱擦着镗刀上的冷却液,“这料子经不住急冻,得慢慢往下调温度,就像人过冬,得一层一层加衣裳。”墙角的电风扇有气无力地转着,风里裹着机油和铁屑的味道。小马举着手机直播,镜头对准墙上的温度曲线表:“家人们看这里,普通轴承在50c温差就会变形,但赵师傅做的这玩意儿,能扛住150c的冷热...
相邻推荐:无敌的我,契约校花以为是弱鸡! 囚她于心,乱我分寸 烬月重樱 丹心不燃霜月寒 重生之刃:王妃的复仇 强扭的亲人她不要了,嫁军少全家宠 怒气转化系统:骂我越多我越富 午夜叩门者 重回1982:我在长白山靠驯鹰狩猎发家 真千金被读心后,治好全家愚蠢脑 三点零七分 强制温柔 重组者 穿成老妇,手握反派拯救系统杀疯了 穿书七零:绿茶知青发家致富钓糙汉 南宫大人,他嘴硬心软 梅雨季的信 穿成萌宝老祖后,全族跪求换尿布 签到停尸房,奖励满级赶尸术 兽世娇娇万人迷,雄性全是工具人